這趟旅程我們坐了兩次阿酋航空(Emirates)。
三蘭港 => 杜拜 => 開羅
開羅 => 杜拜 => 香港
中間都在杜拜轉機。在飛機上看他們機上雜誌的地圖,真的不虧是世界上載客里程數第四名的航空公司啊!超多路線的。
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把世界地圖拆成蝴蝶狀的。然後,他們沒有把杜拜放在世界正中心… 但也相去不遠了。確實,往北過了北極,就到北美。往東是亞洲,往西是歐洲。雜誌上他們強調自己是center of the world,好像有點道理呢。
(然後,或許因為不管去哪邊都要到杜拜轉機,所以在我們飛的路線中,他的機票都是最便宜的。而且便宜很多)
但雖然便宜,機上卻很豪華。比新加坡航空還要豪華。以影音系統為例,這裡讓我完全不想打開我的電腦。上面有999個頻道,包涵所有最新的電影,最新的日劇韓劇,最新的音樂。椅子裡有一本書,列著999個頻道各是什麼。打開螢幕,輸入要的頻道,就可以開始看了。
重點是完全不會LAG。這真的很重要。
飛機餐也很棒。
刀叉是鐵的!在餐具包裡,還附有一塊巧克力。這堪比華航商務餐的食物啊!而且儘管是經濟倉,他還是提供Menu… 雖然也沒什麼好選的。
至於杜拜機場就更有趣了。
先說說杜拜。根據機場裡面的大海報簡介,這個城市… 其實算是一個家族企業。某家族在一百多年前到了杜拜,控制了當時這個小村莊(大概百來人吧)。後來因為產石油賺很有錢,所以把城市弄的像自己家豪宅在經營。他們蓋了帆船七星級旅館,蓋了棕櫚島亞特蘭蒂斯酒店,蓋了兩個地鐵… 感覺他們想把杜拜弄的像Vegas一樣,只是硬體有了,軟體好像還頗缺。
然後蓋了杜拜機場,成立了阿酋航空。
某種程度上,這一切都算是「私人」的。真是太有錢了。
杜拜機場就是阿酋航空的「老家」。機場有三個航廈A/B/C。B/C兩個航廈是新蓋的,一個航廈就堪比3/2個香港機場。怎麼說堪比?因為他一個航廈的免稅商店,就跟香港機場差不多多了。不過登機門就比較少,大概就30多個。
這只是其中一個新航廈。他們有兩個一模一樣的。
A航廈是在1970年代蓋的舊航廈。本身就比台灣桃園機場大,然後「豪華一點點」。目前新的B/C航廈只飛阿酋航空的飛機,然後所有其他航空公司都在舊的A航廈。差別待遇很明顯。
(免稅店的照片剛好沒在手上,可惜了)
在杜拜機場轉機的兩次,都超過十二小時。
第一次因為不熟悉,所以找了他的躺椅。但他的躺椅大概只有45度的斜率左右,所以很難睡。翻了三小時,用外套當枕頭試了幾十種姿勢後,我放棄椅子,直接躺到地板上。但睡了兩個小時就被陽光驚醒。
第二次就學乖了。
上飛機前,特別把盥洗用具帶在身上。杜拜機場有免費的沐浴間,而且水又強又熱。在沙漠裡,這算是難能可貴呢!
還帶了睡袋,並在機場尋找適合的地方。這天晚上很多人在等轉機,所以就算是半夜三點,B/C兩個航廈還是每20分鐘就一班飛機起飛。登機口跟免稅商店跟香港機場白天一樣熱鬧,非常誇張。繞了一大圈,沒地方睡…
最後發現他的地下室(也就是航廈與航廈之間的地鐵入口)是最好睡的:相比樓上人少很多。
找了一個樓梯下面,可以遮住上面的光線。足足睡了五個小時,還不錯。
話說上圖後面的電梯,是杜拜機場的一大特色。
他一個電梯是長方形的,相當於一般「兩個正方形的電梯」中間打通。所以一個電梯左邊跟右邊各有一個門,非常霸氣。
不過杜拜機場的缺點就是Free Wifi要用信箱註冊,而且只能用30分鐘。不過後來發現,他信箱也沒有要求要驗證,所以亂打信箱名稱就可以用。
抵達香港因為時差關係,又是晚上十二點。因為想碰碰運氣看能不能候補到隔天最早的飛機,所以又睡了一次機場。機場附近旅館都很貴,旁邊的富豪酒店更是 $120美金起跳。這樣可以省很多呢。
記得2011年跨年左右也是睡香港機場,沒想到過三年又睡了一次。不得不說,香港機場在左右兩側的柱子後面放這個椅子,實在非常貼心。
好不容易回到熟悉的地方,就要趕快吃熟悉的食物。翠華已經關了,所以到7-11買些東西。看到椅子上擺滿滿的吃的,感覺自己好富裕喔。
隔天一早順利候補到7:30的飛機回到台灣。
第一段旅程結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