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篇是「半夜的亂想 (3)」。如果沒看過 (1) 跟 (2) 的話,建議先去看。
跑完公司流程變無業遊民後,就需要思考一個問題。「環遊世界」是怎麼個環法?世界上幾百個國家呢。
向左繞一圈?向右繞一圈?
有一些人很喜歡火車,所以出去旅行時,會尋找各地著名的鐵路。有些人喜歡城堡,有些人喜歡教堂。他們有一個主題,從中排出相對應的行程。
但我們沒有那樣的主題,我們也不想要被主題限制。
從金字塔理論中,我得到的想法是:「我要體會各式各樣,工廠裡看不到的美」。到世界上去尋找未知的「美」讓自己成長,有點像在玩網路遊戲打怪升級。現在要定一條路線出去找怪。
怪在哪裡出沒?
美麗在哪裡出沒?
根據以往的經驗,我對美麗的「出沒」有兩個體會。
第一個是,美麗是「比較」出來的。沒有上班過不會知道休假的美好,沒有當過兵不會知道退伍的美好。從這方面來看,想要「爽遍天下之爽」,第一個要做的,要先「苦遍天下之苦」。
(或許去個沒水沒電的地方住一陣子,回台灣後就會每天幸福美滿。)
第二個是,美麗是「累積」出來的。高中時看完了一本一千多頁的小說,感動的無以復加之後,我發現:厚的小說帶來的感動,比薄的小說帶來的多。大學的時候,發現日劇,動畫,電動也是。看完52集的日劇,比看完13集的感動。
玩網路遊戲看攻略就能知道,要找XX怪物,去XX草原就找的到。
恩。我現在要尋找美麗,就要去世界各地名為「比較」和「累積」的地方。多比較多累積,就會出現美麗。
我的想法裡,「出去玩」分成短時間的「旅遊」,以及長時間的「旅行」。短時間的旅遊,就是那種四天三夜桂林遊,五天四夜北海道。景點看看,小巷逛逛,美食吃吃,到此一遊。長時間的旅行,就是在一個地點待幾個月的深度旅遊。
(把城市譬喻成異性的話,就是一夜情VS長時間交往)
把「比較」走到極致就是走「一夜情」的路線。假設每個國家玩一週,一年可以衝50個國家,看到幾百個知名景點。幾百個知名景點互相比較後,總能比出一些特別的感想,看到特別的美麗。這不錯。
把「累積」走到極致就是「長時間交往」的路線。每個國家WWOOF(打工換食宿)好幾個地點,一個國家待三個月。透徹的了解一個國家,也一定能醞釀出一般外國人看不到的美麗。這也不錯。
這兩個都不錯,但在時間和金錢的考量之下,只好折衷了。
對「比較」的折衷,就是不比較城市,而是比較特色。熱的地方,冷的地方。富裕的地方,貧窮的地方。都是黑人的地方,都是白人的地方。
對「累積」的折衷,就是不在一個國家做很多WWOOF,而是冷的區域找一個,熱的區域找一個… 等等。
從熱到冷,從貧窮到富裕,從黑到白。那就從南非到北歐,一路向北吧!
這其實不太算環遊世界,畢竟只有「從南到北,繞半圈」。但… 算了不管了。到時如果有時間,再從北歐繼續往北越過北極,從太平洋南下。以後跟別人分享我「垂直繞」了世界一圈,聽起來也不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