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第二天下午在上瑜伽課時,我突然意識到這裡八成是年輕的歐美女生。大家穿著寬鬆的瑜伽服,赤著腳。這讓我突然有點尷尬。

 

這根本是少女的睡衣派對嘛。

 

正好這堂課的老師也是一個年輕的白人女生,估計大學畢業一兩年而已。聽起來是紐約的口音,咬字很精確。

 

課上到一半時,屋頂上傳來聲音,聽起來跟在Dehradun養牛時聽過的一樣。似乎是猴子跳到鐵皮屋頂上。

 

她說:「哇,那真是一隻大鳥在上面呢!」

 

然後下面就是很多少女的輕笑聲。

 

嗯,雖然說禮貌上應該要笑一下,但下面的笑聲也太大聲,太久了一點吧?這不就像美國大學女生鬥來鬥去的那種電影,會出現的笑聲嗎?

 

難怪我總覺得自己格格不入。對他們來說,我大概就像一個闖進教室的黃猴子,而且還是渾身汗臭味的那種吧?

 

說道流汗,不得不說這些來拿教師執照的少女們,每個都真才實料。當我汗流浹背,手腳在抽搐抖動時,他們都還是全身清爽的淡定。那個手跟腳抬的之直之高,太厲害了。

 

我想,就像Excel/PPT是我的專業的一部分。對他們來說,他們的專業就是「身體」。當我學vlookup的時候,他們大概在學如何把腳抬到耳朵旁邊。這樣想起來,他們可以無時無刻的活在自己的專業之中,感受每一次的呼吸,每一個肌肉酸痛。

 

然後,只要在「內觀,外視」之中弄出屬於自己的脈絡,就可以成為大師,開個瑜伽教室了。

 

1

 

 

 

這裡的環境很適合作家。

 

沒有外物干擾,沒有網路分心,非常安靜。包三餐,包運動,包水包電,而且重點是,「便宜」。一整天的住宿,三餐,兩堂瑜伽課,兩個人只要 $27美金。

 

(據說這樣還高於中價位)

 

什麼都不用煩惱。要網路,走路十分鐘之內有三四家咖啡店。

 

這是讓自己消失的好地方。

 

 

第三天(週六)下午的瑜伽課比較特別。

 

老師跟第二天早上一樣,是同一位印度籍的美國男生,約三十歲。我們擺好靜坐的姿勢後,他放了一段音樂讓大家靜下心來。當教室裡完全沒其他聲音後,他開口說話。

 

他的語調很輕很輕。想像一艘船沉了,倖存者在救生艇上曬了一個多月的太陽後,開始做白日夢,互相討論獲救後要吃什麼的那種「慢慢的,輕輕的,飄飄的」的語調。

 

他講了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開場白。

 

「人活著,都是在追逐快樂。但大部份的人,都在追逐身外的快樂。金錢,名聲,電子用品他們的快樂,都建立在獲得身外之物上。而一旦獲得了一個東西,他們又想著要獲得下一個東西。永無止盡。而當他們失去了身外之物時,他們也同時失去了快樂。不,快樂的源頭不是身體之外,而是在身體之內。

 

「活著本身就是快樂。而什麼最能夠讓自己感受到活著?」

 

「那就是呼吸。」

 

2

 

接下來,老師就要我們感受我們自己的呼吸。然後他開始提點我們要感受呼吸的哪些地方,以及心中要想的東西。

 

「快樂的呼吸。」

「感受自己的吸氣與吐氣。」

「兩者的時間是不是一樣長?」

「兩者的量是不是一樣多?」(我心裡想,肯定一樣多)

「左右的進氣量是不是一樣?」(我心裡想,我左邊鼻塞了)

「呼吸速度能不能更慢一點?如果剛才吸氣花了六秒,下一次試試看七秒,八秒。」

「想像吸氣時,你的心臟像展翅飛翔的老鷹。你正在俯瞰大地,俯瞰自己。」

「放鬆你的眉毛。放鬆你的肩膀。」

「你的注意力會一直去想其他的東西。那是本性。要控制住他。呼吸,想著呼吸就好。」

「感受吸進來的氣體,從肺部的最下面,慢慢的擴充到最上面。

 

原來這些老師在靜坐時,他們的腦海中是這樣的跑馬燈啊!他大概講了十多分鐘的「呼吸感言」,多到我記不起來了。

 

然後就到了下一個階段的講解。我們繼續靜坐,他則繼續用飄飄然的聲音開始描述「忘記身體」。

 

「等一下開始做動作時,大家要忘記你的身體。人的肉體,會逐漸生老病死腐朽,最後完全消失。會這樣完全消失的東西,並無法讓人感受到「活著」這件事。呼吸,才是讓活著的起點與重心。現在,忘記你的肉體。忘記過去,忘記未來,專心在現在的呼吸上。」

 

終於,他開始要我們擺一些姿勢。

 

第一個姿勢是「腰很痛」。

 

「呼吸。感受你的呼吸。Blah blah blah。請忘記你的腰。」

 

腰痛了漫長的五分鐘後,他要我們擺第二個姿勢。這個姿勢是「背很痛」。

 

「呼吸。感受你的呼吸。Blah blah blah。請忘記你的背。」

 

又過了漫長的五分鐘,他要我們擺第三個姿勢。這個姿勢是「大腿很痛」。

 

「呼吸。感受你的呼吸。Blah blah blah。請忘記你的腿。」

 

可是我的腰,我的背,我的腿好痛啊!!!!!

 

瞄了一下時鐘,發現後面還有一個半小時。我都快哭了。昨天還在要我們「專注不同位置的疼痛,感受不同的呼吸」。今天怎麼就變成「忘記那些疼痛,只要呼吸就好」?是我昨天理解錯誤嗎?

 

沒辦法,只好真的認真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。不然真的太痛了啦

 

 

過了三十分鐘,我好像抓到屬於我的靜坐訣竅了。

 

因為痛的都是腿啊,腰啦,所以就不去想自己的下半身。我腦海中想像兩顆氣球,一個是肺,一個是腦,然後裡面灌滿氫氣。隨著每個呼吸,氣球拉著身體越飄越高。只要這樣一想,我的背和脖子就會不由自主的挺直,肩膀就會放輕鬆落下。

 

3 2014.9.27 Balloon

 

這個姿勢貌似很標準。嗯,腳好像沒那麼痛了。

 

不對,是腳麻掉了。

 

 

我對「中國武功」理解的不多,大概就看完金庸全套而已。我對「印度瑜伽」的理解也不多,也就這麼幾天的觀察。

 

不過兩個有點像。

 

一樣要念聽不懂的口訣。一樣要把筋骨弄軟。一樣要打坐呼吸。一樣要想像自己的「氣」跑來跑去。練的高深的男性,都一樣仙風道骨,鬍子很長。

 

但我注意到他們有兩個地方不一樣。

 

第一個是對「外在」環境的影響力。中國功夫練到後面,能夠打倒敵人,改變世界。「亢龍有悔」推出去,可以折斷「碗口粗的大樹」。

 

但瑜伽很厲害的人也只能把自己折起來而已。

 

第二個是對「內在」的影響力。這個跟「外在」的影響力剛好相反。對於一個人的個性,練武功似乎沒有什麼影響。故事裡,不管主角是一開始的「沒武功」,還是後期的「武功高強」,他總是能遇到與他功力相當的壞蛋或白目,然後打架頻率相仿。

 

壞人練武功練成大師,還是壞人。

 

但練瑜伽很厲害的人似乎都更加的與世無爭。我從來沒聽過哪兩個瑜伽大師開始PK,看誰折得比較彎。他們大概都快樂的沈浸到呼吸裡面去了。

 

這讓我聯想到在印度的另一個觀察。印度交通很擠很亂,或許比現在的中國還更擠更亂,更不要說會突然跑到路上散步的牛。

 

但我從來沒看過印度人在路上吵架的。連聲音大起來都沒有。幾次坐Tuk Tuk,看到旁邊差點出車禍,那兩輛車也就把車窗拉下來,有點心不在焉的互相斥責兩句,五秒鐘後就車窗搖上去離開。

 

在火車上,地鐵上,儘管擠的要命,也從來沒有出現潑婦罵街的情況。甚至是我也沒有看到過有不耐煩的臉色。工作人員普遍心不在焉,有些反應慢到讓我懷疑他們是不是昨天頭被撞到。但,都不會擺臭臉。

 

沒有說特別友善,但至少在這樣的環境下,沒什麼壞脾氣。或許這也是瑜伽的功勞?

 

 

第四天,週日。

 

這天沒有瑜伽課。我們就跑去我們平常白天會去的咖啡店,60s Café。這個咖啡店是以當年曾經來這城市修行過(順便寫了一張專輯)的披頭四為主題。

 

4-1

 

這種咖啡店一餐大概要$3~$4美金,所以通常只有外國人會去。而會來這邊城市做瑜伽的,又一大部份是有嬉皮風格的外國人。大家穿著瑜伽服在喝咖啡,蠻有趣的。

 

陽台外就是恆河。

 

5

 

查下個地點的資料,悠哉的在這邊度過一天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iglazybird0417 的頭像
    biglazybird0417

    I am only lazy when I am awake

    biglazybird04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